從產業白皮書看美國市場拓銷

宏健深耕美國底特律 ,打造工具機技術展售中心

文/宏健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堅浚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說:「工具機產業白皮書,就如同一帖良藥,可作為未來政府擬定政策的參政,同時透過白皮書的啟發,帶動工具機業的生命力,成為推動台灣打贏世界盃的力量。」然而,借用白居易琵琶行詩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則是筆者對工具機產業白皮書的第一感覺。

筆者在台灣工具機業近四十年,從開始的篳路藍縷到今日的國際舞台,感慨良多,希望藉白皮書的發表,能引發政府與國人的重視,促使工具機產業更上一層樓。就筆者觀點,台灣業者十分努力鑽研技術,卻對市場拓展持含蓄保守態度,怕被視為「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事實上,有終端客戶的批評指教,才能進步。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在台灣機械業中,「會英文的,不懂機械;懂機械的,不會英文!」真是何等可惜!這也是大部分業者裏足不前的原因,因為早期台灣社會,會念書的孩子,家長都鼓勵她們學醫或是文理商,比較不會念書的,才去念工科,或是直接進入工廠當個「黑手仔」,我是成大機械五十九年畢業,我五十八年級以上的學長,沒有一個進入所謂的「黑手界」,也就是工具機業,殊為遺憾。

因此,我認為舉辦長期的英文培訓營,訓練業界如國貿人才,專門做售前售後服務,相當重要。我深之記得,1980年開始從事立式中心機生產,日本發那科派一位業務長拜訪,我請日本課長介紹發那科的控制器以及未來發展,他即席用五分鐘英文詳細說明,令人驚訝是一位日本課長居然可以用流利的英語來說明,當下,我詢問在場的四位同仁,如果派到海外,可不可以同樣用英文介紹公司產品五分鐘,經過這次事件,我們常在廠內開設國外業務人員訓練課程,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有極大助益。

海外拓銷除了語言能力之外,展銷的平台也同等重要,外貿協會於1973年開始在世界許多重點城市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印尼雅加達、美國洛杉磯等,設立「台灣機械貿易中心」(TMTC),後來由於技術含量不足,外國客戶直接找台灣工廠,導致貿易中心的功能逐漸沒落。如今五十年過去了,我們記取教訓,應該在台灣機械的重點市場如:美國、歐洲之法、德、義、英以及土耳其等地,成立「台灣工具機技術展售中心」,把台灣優良工具機送到各國市場門口,提供終端客戶可以實際接觸、技術交流的平台,提升客戶保障與信賴,深信效果一定非常顯著。自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採取封城或限制出遊,業者與客戶變得稀少,如果能在政府支持下,這將會是疫情下的一個突破點。

恭讀白皮書後,直覺內容鞭辟入裡,尤其首頁政界建言1/3,其中一項便是:「協助業者,在海外重點地區城市設置「聯合式」大型台灣工具機中心」,與前述所提及成立「台灣工具機技術展售中心」的想法不謀而合,可見在海外重點地區城市設置聯合式大型工具機展售中心,是台灣工具機產業的共同需要及呼聲,籲請政府傾聽業者的聲音,徵召或補助業者一同執行,引領台灣工具機躍升世界舞台、再創產業高峰。宏健國際的黄宏郎董事長深耕底特律市場多年,不僅為台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帶進長期大量的訂單,且早在2018年就超前佈署,在底特律建立36,000 平方呎的大型展示場,業者僅需將機器進駐宏健國際的底特律展場,台灣工具機底特律技術展售中心就成立了。「聯合式」大型台灣工具機中心」將是台灣工具機產業在疫情下的一個突破點,且呼應白皮書建言,應將台灣工具機產業努力推向國際市場,強化海外銷售與服務量能,不必再抱琵琶半遮面!我非常期待能和眾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到底特律打拼,台灣工具機產業可以在美國大展鴻圖。

圖說:宏健國際在美國底特律建立36,000 平方呎的「台灣工具機技術展售中心」

圖說:宏健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郎(右)與顧問張堅浚(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