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資政 林信義訪問記

我們一行六個人,包括董事長黃宏郎,逢甲大學創新學院長佘日新教授,前元富企業副總羅璟皇以及公司同仁莊家同、羅五協和林資政成大同班同學張堅浚共六人在九月十三日上午來到林資政的辦公室,展開約一個半小時的拜訪,我們聽了林資政一席話,有勝讀十年書之感,收穫甚多,在賓主盡歡之下才離開,相約下次再見面。
林資政在裕隆集團服務近三十年,離開裕隆後擔任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經建會主委及工研院董事長等職,對於我國工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非常熟悉,特別是汽車工業,他真是念茲在茲,他開口就說:台灣的整車工業沒有未來,現在進口車的關稅為17.5%,將來如果台灣加入CPTPP關稅降為零,則台灣的汽車市場將被進口車完全取代,這非危言聳聽,而是事實將發生的事,台灣目前乘用車市場規模約兩千億元左右,而車用零配件產值約兩千多億元左右,多以售後維修市場(AM)產品為主,另外15%至20%產值屬於原廠委託製造(OEM)產品,林信義指出,台灣整車和車用零配件市場已經飽和,不過台灣汽車電子產值成長速度快,目前產值已達兩千六百億元,他預估到2025年可望達到六千億元。
林資政笑著說老朋友宣明智最近寫了一本書叫做「電動車大未來」,要他寫序,他也寫了,林信義表示:台灣發展電動車產業,應該布局模組和次系統,未來兩年至三年,是關鍵時刻,產業要強強結合,台灣在資通訊產業很有實力,在電動車領域商機可期,成為電動車供應鏈關鍵腳色,資源不要重複,可以發展軟硬體整合的智慧模組,資源不分散、不重複,打造電動車產業聚落,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不過,林資政也憂心政府政策,「有路無橋,有橋無路」,以前在政府工作的經驗,常常「有了路,卻沒有橋的經費」,期盼政府在電動車政策上資源要有效率配置,因為在最關鍵發展的這幾年「沒有時間等了!」
林信義認為宏健公司在美國籌設先進製造技術產品展售中心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他說底特律是全球最著名汽車製造大城,把台灣與汽車相關的產品拿到底特律展出,實在是最佳的做法,由於疫情影響,在台灣辦國際性大展,外國客人已經不來的情形下,我們主動出擊,到美國半永不打烊的展售中心,符合美國人的購物習性,真是有意義的創舉,而且宏健選擇的地點,與底特律國際機場,以及三大汽車廠的距離都很近,非常理想。
宏健國際擬在明年3月29-31日三天在底特律展售中心舉辦台灣汽車業、航太業及CNC工具機業的產業展,黃董事長也趁機當面邀請林資政來演講,面對三大車廠採購人員,以及各地的來賓相信盛況可期,我們也很感謝林資政這次接受我們的拜訪,在賓主盡歡的情況下我們離開林先生的辦公室並期盼下次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