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導演們把剪輯完畢的成片拿給福耀管理層看的時候,“總裁(劉道川,中國面孔)竟然對我們的內容持開放態度,我們太驚訝了。在他辦公室(等候他的反饋)的時候,我們都緊張的瑟瑟發抖,”導演茱莉亞•賴克特(Julia Reichert)說。 (They were very generous about it. We were surprised. We’re kind of shaking in our boots in his office there.)

讓導演緊張的原因是,紀錄片裡公開了大量福耀美國工廠管理層機密的內部裁員討論,還拍下了員工心懷不滿開著叉車到處亂撞發洩情緒的場面……這對任何一家公司和個人而言都是不能訴說的秘密。導演把片子給福耀美國管理層看,並不是要等待福耀的審核,而是出於禮貌和感謝。這幾位導演都是自掏腰包獨立製作,因此理論上說,他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想怎麼剪就怎麼剪。

當大部分影評人都只關注紀錄片本身的影響力和它想展示的人文關懷和文化衝突時,我們不禁要問:

是誰,給了這幾位美國導演無限制進入福耀美國工廠的權力?

是誰,允許他們在曹德旺的私人飛機上隨心所欲的拍攝?

是誰,同意帶著他們在中美兩國之間穿梭?

是誰,這麼大膽讓他們把公司管理層決定裁掉某個人的機密對話拍攝下來?

是誰,不加審核任由這部放大中國工廠問題的影片上映?

根據美國法律,這些有關裁員的對話視頻會被用作呈堂證供來打敗一個企業! 《代頓日報》報導,福耀確實收到了律師的警告:福耀美國涉嫌違反《國家勞動關係法》,被裁員工可以起訴福耀。 (Firing workers for supporting or assisting a unionization effort is considered a civil violation of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Employees have this right under federal law to organize and to unionize if that’s what they want to do,” said Dayton-area employment attorney Jason Matthews.)

而曹德旺本人在片子裡的形像是一個土里土氣、獨斷專行又不近人情的億萬富翁。

聯合導演史蒂夫•博格納說:“曹主席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雖然並不贊同片子裡的所有內容,但是還是對我們的忠實記錄表示感謝。我不能想像有哪一家美國公司能有他那樣的胸懷。”(I feel like the chairman is very much a maverick. He didn’t love everything in the film, obviously. But they’ve been great about it so far. It’s hard to imagine an American corporation having that same gratitude.)

“你能想像一個美國大企業讓兩個獨立電影人和團隊進駐他們的公司,而且一拍就是三年?這是不可能的事,” 導演賴克特說。 (Imagine an American company, big company like that, allowing two independent filmmakers with all their people for three years. Will that happen? Probably not.)

兩位美國導演十分欽佩曹德旺的勇氣: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他才不管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他真的很大度!”兩位導演承認:他們不僅不干涉我們拍攝,也不干涉我們剪輯。

曹德旺本人,以及福耀的管理層,不僅沒有責怪兩位導演把對公司不利的內容放映出來,而且還提倡員工們都來看一看這部紀錄片,因為“他們認為每個人都能從片子裡學到很多東西,”賴克特說。 (He said, wow, we learned so much from your film. In a way, we made mistakes and we should correct them. And we want our Chinese management, all of them, to see this film. So it was really amazing.)

當國內外媒體都在為影片唱讚歌的時候,很多人都忽視了該紀錄片能夠成功最核心的要素:片中那個年逾古稀、步履蹣跚、滿口“胡建”普通話的福耀創始人——曹德旺。

走向世界的中國老闆,坦坦蕩盪。

福耀買下的這座位於俄亥俄州代頓市的廢棄廠房原本是通用公司關閉的一家汽車製造廠。

短暫的告訴觀眾福耀給這個“破產”小鎮帶來生機之後,影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觀眾:通用給了當地員工很高的待遇,讓那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藍領工人也能過上中產生活。

“我在通用一小時掙30美金,在福耀,一小時才12美金,”一位員工說。悲情的音樂一放再放。

但是,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通用的離開?影片隻字未提。

導演們認為,油價高企導致卡車滯銷,進而導致通用倒閉。

但他們完全忽略了一點:通用的大門雖然在代頓關閉了,但是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卻打開了。

為什麼?

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美國政府官員深究。

話說回來,《美國工廠​​》究竟有哪些看點?讓周報君為你一一道來。

片段一:

福耀美國CEO(美國人):“曹主席,我認為有必要搭一個超大的雨篷。10月7日竣工典禮萬一下雨的話,我們兩千多名來賓會淋著雨的。”

曹德旺只回四個字:“不會下雨。”

美國管理層面面相覷。

10月7日,果然晴空萬里。 “這個好天氣是曹主席預定的,”美國總裁開玩笑說。

片段二:

福耀美國管理層到訪福耀中國總部:“天哪,中國工人怎麼跟機器似的連軸轉,他們是機器人麼,他們有自己的生活麼?”

新年聯歡會上,小伙子姑娘們不僅跳起了霹靂舞,還舉辦了集體婚禮。

美國大叔躲到走廊一角哭了:“我們是一個大星球,雖然有些分裂,不過卻是一體的。”

片段三:

中國經理:“你看,我跟這個黑人小伙關係特別好。但是我告訴你,兩週後,你在工廠就再也看不到他了。”

兩週後,這個做事懶散、偷工減料、只會巴結領導的小伙真的被裁了。

片段四:

曹德旺:“美國工人效率低,產出低,不能管的。一管,他們就找工會去了。怎麼能讓美國人了解並接受我們中國人在那邊投資?這是比較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