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全球CEO:汽車頹勢還將持續5年!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1](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01.jpeg)
“新四化”轉型與車市寒冬是當下汽車行業的兩大核心關鍵詞,事實上,被捲入變革大潮中的不只有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等汽車行業供應鏈條上的其他玩家也需在變化的市場裡重新尋得一條求生之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正積極探索出路。今年下半年,博世針對柴油機業務宣布裁員600人,同時對集團業務本身進行了優化。此前,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陳黎明曾告訴車東西,在汽車業務的部分,博世已經剝離了一些與電動化、智能化無關的業務,與此同時該集團內部的組織框架優化也將繼續進行。
近日,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在接受國外媒體Automobilwoche採訪時表示,在博世看來汽車行業市場疲軟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但另一方面,隨著更多的技術被應用到汽車上面,也不排除博世能夠實現業務增長。此外,Volkmar Denner還對博世在柴油機方面的佈局,集團戰略目標,以及對未來出行的思考進行了介紹。以下為車東西對外媒採訪的編譯:

新技術將拯救下滑業績
在博世看來,汽車產量將在今年下滑5%,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市場都出現了衰退,其中中國及印度市場的衰退尤為明顯。
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博世曾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但目前中國市場表現疲軟已使這家德國企業遭到重創。
▲Volkmar Denner
在這種情況下,Denner稱如果有更多新的技術被應用於汽車,例如為實現二氧化碳減排或汽車自動駕駛而需要某些技術,那麼博世仍有可能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實現增長。不過他也表示,即便如此博世仍無法完全避免市場頹勢帶來的影響。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4](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04-1.jpg)
博世預計市場疲軟將持續至2025年
關於汽車行業不景氣的狀況將在何時得到緩解,Denner表示,博世對此持謹慎態度,同時博世預估汽車產量直到2025年才會實現再次增長。
在Denner看來,這個假設可能仍有些保守。他表示汽車行業目前正有幾種趨勢在同時發生,一方面貿易爭端給行業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汽車行業正面臨轉型,而當消費者考慮到可能會有新的動力系統面世時,他們就有可能推遲自己購買汽車的時間。除此之外,共享汽車的普及也可能導致對汽車的需求減少。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5](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05.jpg)
汽車供應鏈生變車企或涉足電子部件製造
出於技術保密、節約工作成本等目的,傳統的汽車製造商也會選擇自行生產汽車的電子部件。那麼,博世是否會受到汽車製造商涉足零部件製造的影響?對此,Denner的看法是,汽車行業的價值鏈條必將發生變化。
許多公司會自己製造用於內燃機的噴射閥、泵、傳感器、排氣處理系統等部件,而面對電動機這些傳統的零部件終將被淘汰。
Denner表示,電力電子元件的製造最後將由汽車供應商保留,原因在於這些元件的數量相對較大,在他看來這些元件也為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可能。
除此之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擁有哪些市場空間?
如果供應商可以通過一款單一的構造工具包為多家整車廠提供產品,那麼從規模經濟的角度出發,零部件供應商將會顯示出明顯的優勢。
據Denner介紹,博世在汽油噴射系統推出時見到了類似的情況。一些汽車製造商自行開發了前兩代產品,如今這對於供應商來說已成為一項很棒的業務,同時汽車製造商也有機會自行開發部分軟件從而讓自己樹立差異、脫穎而出。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6](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06.jpeg)
博世在電動交通領域獲價值數十億的訂單
電動交通是目前還處於增長狀態的領域之一,博世在該領域共獲得了價值數十億的訂單。博世在電動交通領域所推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48伏電池組、電動機、電力電子元件、e-axle電橋等。
Denner稱,中國市場是當前電動交通領域的最大市場,而博世則是該市場的領導者,不過他也表示同樣存在來自歐洲及美國的訂單。
▲博世展示自動代客泊車技術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8](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08.jpg)
博世計劃在人工智能領域招攬更多人才
Denner表示,博世計劃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增加崗位數量。他解釋說,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提出的“科技成就生活之美”(Invented for life)策略,博世現在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雇主,任何來到博世的人都將事情本身變得更具深遠的意義。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動力。”在Denner看來,博世在人工智能等領域聚集了最優秀的人才,據介紹,這些人當中已經有一位被大學聘用,Denner表示雖然對於博世而言這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此事也說明博世在人工智能領域處在領先的位置。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09](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09.jpg)
博世關注燃料電池同時未放棄柴油車市場
據Denner介紹,博世雖然關注燃料電池,但根據經典商業理論燃料電池產業化無法被納入現有體系當中。針對燃料電池領域,博世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同時博世將利用該集團在柴油機領域已經積累起來的知識。依照Denner的說法,對於設備製造而言展望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博世已經在Homburg設立了移動式燃料電池的相關項目,同時也在Bamberg擁有固態燃料電池相關的項目。
據介紹,燃料電池的優點在於它更像是一台擁有閥門、泵和其他部件的內燃機,Denner表示,在燃料電池方面佈局最終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此前,有消息稱博世計劃圍繞柴油車業務將在德國裁掉1000個工作崗位,對此Denner未給出正面回應。他表示,博世的國際化生產網絡是該集團的強大優勢之一,而得益於這一網絡,例如中國卡車市場蓬勃發展也能夠為該集團在德國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Denner提醒,德國新車市場中柴油車的市場份額比去年有所增長,高了1.5個百分點,換言之在他看來,是否裁員以及裁員多少需等待並做進一步的觀察。同時Denner也表示,博世會盡可能以對社會負責的方式來應對這些問題。
而當被問及是否考慮關閉工廠時,Denner稱將繼續觀察情況,“這一直是博世的標準做法,同時也是我們企業成果的一部分原因。”
博世集團目前還處於轉型初期,因此開拓新業務領域是正常的選擇,在Denner看來新業務領域的開闢同樣能夠保證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此外,Denner還介紹了博世在柴油車領域的業務部署,在銷量下滑時博世同樣需要一些業務作為補缺,目前博世在中國與Weichei Power合作,而在美國博世則牽手了Nikola Motors。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10](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10.jpg)
發力駕駛輔助系統和無人出租車市場
汽車行業正面臨網聯化、自動化、共享化及電動化變革,對此博世表示,其第一個戰略目標是在電動汽車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如同博世在內燃機市場中發揮主導作用一樣。
Denner表示,除此之外,駕駛輔助系統和無人出租車市場的增長也非常強勁,在這些領域博世正計劃推出大量新的產品。Denner舉例稱,博世目前正與包括滴滴、Lyft和Uber在內的汽車共享服務提供商合作,其中滴滴將使用博世的雲服務來進行電池管理從而擴大其車隊的行駛範圍。據了解,博世針對移動服務提供商推出了廣泛的產品組合。
▲博世與戴姆勒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叫車試點服務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12](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12.jpg)
未來出行問題不只是汽車的問題
全球經濟放緩和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都給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壓力,對此,Denner認為,對於公眾來說氣候問題已變得愈加重要,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於對個人出行方式會給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造成阻礙的擔心,此外,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問題上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所以為了平衡由經濟、生態和社會構成的現代生活,我們需要對話,在Denner看來,利益集團僅從其中一個方面著手並嘗試解決問題的做法是缺乏建設性的。
同時,Denner認為技術解決方案的競爭應當留給行業和市場,政府的任務不是圈定技術而是製定邊界。
除此之外,Denner也表示當人們思考未來的出行問題時,必須要超越汽車的範疇,按照Denner的解釋,未來的出行必會涉及出行系統與能源系統的網聯方式問題、如何處理城市出行的問題、解決電動交通動力來源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同樣有賴於進行廣泛的對話。
![[媒體報導] 博世全球_13](https://www.d-iamts.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媒體報導-博世全球_13.jpg)
結語:新技術、新市場是博世轉型關鍵詞
面對行業變革帶來的不安全感,汽車供應鏈上的其他玩家也在積極謀求轉型,而在博世轉型中,我們目前至少可以發現兩個關鍵詞:新技術、新市場,一方面,博世計劃在駕駛輔助系統和無人出租車等新領域研發新的技術產品,意圖把技術轉換為實力,而另一方面,博世也在期待新的技術應用將能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反哺行業並創造出新的就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