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用汽車工會罷工給我們的若干啟示
上週五,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相關會員以57%的讚成票,最終批准了與通用汽車簽署的新的為期四年的勞動合同。該決定終止了工會為期40天的罷工,該罷工使通用汽車蒙受了20億美元的損失。
本次罷工一共影響了七個州的34家工廠,UAW表現出了高度的組織性。UAW組織為本次罷工準備的預算據稱高達1.3億美元。
參與工會罷工的48,000名通用汽車成員中的一些人最早將在周六恢復工作,通用汽車希望今快彌補從9月16日開始的停工帶來的損失。
本次罷工波及到了通用汽車目前在美國市場最為暢銷的大型皮卡和V8發動機的生產,事實上在本月中期已經有分析指出,通用汽車此前每日的損失大概在2000萬美元左右,因為此前消耗的僅僅是工時,工廠倉庫內還有大量的成品可以支撐銷售。到了10月下旬,情況開始惡化,工廠倉庫的車輛基本上發完,僅剩下經銷商初的為數不多的部分庫存,而目前美國經濟發展車市,特別是Truck的銷售市場非常火爆,通用汽車特別是雪佛蘭系列的truck正在熱銷。因此如果罷工繼續下去,預計通用汽車每日的損失就高達1-2億美元。
事實上由於UAW的罷工導致的關鍵零部件短缺,甚至影響到了通用汽車在墨西哥的truck工廠,由此導致了6000多名墨西哥工人的臨時性解聘。
本次罷工最終的和解協議大致如下:
- 通用汽車向大多數的UAW工會成員支付最高達到1.1萬美元的“批准獎金”,臨時工能拿到4500美元。這一獎金實質上是對於罷工期間UAW工會成員的相關活動與薪水損失的補償。在罷工期間,UAW向所有罷工的通用汽車員工支付每週275美元的補貼。
- 改善的加薪條件。其實新協議中關於漲薪的比例並沒有因為罷工而改變,此前通用汽車就已經計劃調整,主要是取消了上限。即通用員工可以從通用汽車每10億美元的收益中獲得1000美元的分配,原先這個分配計劃有一個上限為12000美元,本次罷工協議最終取消了這個上限。
- 加強北美地區的工廠投資。原計劃關閉的底特律漢姆特拉克工廠將繼續開放,而且將負責電動皮卡的生產。通用汽車將在這個工廠投入30億美元,創造新的2225個崗位,並在其他工廠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預計創造9000個新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將優先提供給由於關閉其他四個工廠而失業的UAW會員;
- 對臨時工和過度工人的大規模漲薪和縮短轉換事件。其中工廠臨時工的轉正週期從4年轉為3年,新員工從8年變為4年可以拿到32美元的職位最高時薪。
- 繼續維持UAW的超豐厚的醫療保障計劃。
本次罷工中通用汽車也並非一無所得,通用汽車得到了UAW如下許可:
- 批准關閉4處通用工廠,包括此前引起川普暴怒的Lordstown工廠,這將削減1400個工作崗位,儘管通用汽車已經想辦法補償和解決了其中的幾百人,同時計劃在Lordstown工廠附近開一個電動汽車工廠,但是也只能解決小幾百人的崗位。
- UAW希望通用汽車徹底關閉在罷工期間停轉的幾個墨西哥工廠,這些工廠是組裝雪佛蘭和GMC皮卡的工廠。但是通用汽車拒絕了這個要求。轉而採用承諾新工廠投資的方式來緩解UAW的怒火。
隨著和通用汽車達成和解,UAW從本週開始將目標轉向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要求這些企業接受和通用汽車一樣的條件,否則將掀起新一輪的罷工。
總結本次罷工的前後,我們得到瞭如下的一些啟示:
- 在面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變的過程中,北美傳統車企中通用汽車在北美地區的產品戰略是最為清晰的一個,而且也是實際的製造端轉變過程中也是下手最快的企業。無論從其組織機構的變化、內部的大規模裁員、研發編制的變化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轉變。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收到的衝擊也是最為強烈。在歐洲這類罷工活動其實早就開始過,只不過由於其工會組織缺乏持續作戰的能力,因此沒有引起那麼多的關注。事實上我的專欄在2017年就已經轉發過歐洲的奔馳工廠的罷工活動。可以想像,這樣的產業衝擊也將會在中國複製。 “……梅塞德斯-奔馳動力總成主廠工會宣布從下週六開始進行拒絕加班的罷工行動,理由是戴姆勒集團決定在其他工廠投資電動相關模塊。工會要求戴姆勒集團在梅塞德斯-奔馳動力總成主廠繼續投資電動驅動相關模塊的製造和組裝工作。由於戴姆勒計劃在2022年投放10款以上電動車,工廠工會認為這可能會對工廠近2萬名勞工工作帶來衝擊,因此發動了本次加班罷工行動,直到戴姆勒公司繼續投資總工廠。……”
- 事實上不光是電動化,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升,汽車產品的產品硬件型譜簡化(不僅僅是傳統的動力總成,電動與電池的模塊化與標準化同樣將帶來少人化) ,對於產業工人的需求數量正在快速下降。加上現在經濟不景氣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汽車行業產業工人的失業潮始終都在進行中。明年我們將會遭遇比今年更加嚴酷的經濟挑戰。
- 用工成本的上升的解決途徑就是全球化或是自動化。從北美製造端來說,如果工人時薪低於20美元,那麼自動化的收益就不明顯了。在《美國工廠》中描述的美國人在福耀玻璃的時薪最後是談到了15-17美元。在國內,沿海地區類似的工廠的時薪為45元人民幣(稅前),而在中部地區,這個時薪降低為35元人民幣左右。即便如此,我們發現,自動化的收益依然高於人工。而如果這個工廠到了越南,時薪大概可以做到18-23元人民幣。當然考慮到中國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和完善的產業鏈,目前在國內的實際收益依然略高。
刪除爭議內容…略。很多人會看到UAW的罷工,感嘆美國工會的“蠻橫”,說:曹老闆果然是對的。但是反過來說,UAW的罷工將工人與企業的矛盾在發生危機的時候優先保護工人利益,而逼迫企業去和國家及產業管理機構協調更好的產業政策。而不是反過來。
其實現在已經接近年底,看看我在今年年初寫的
JackyQ:2019年汽車行業的十大趨勢提綱-JackyQ的新年新文
看看這些預測是否正確,我相信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結論。
年底的2個月,汽車行業更大規模的價格戰和銷售競賽會進一步打響。而更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國本土企業會陷入困境,更多的企業與零部件製造商會破產並解僱工人。這種狀況在目前混亂的產業政策影響下又帶來投資方面的恐慌心態,從而進一步導致進一步的失業和產業崩潰。我對2020年上半年前的汽車產業發展表示強烈的悲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