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建可以不用中國零部件的供應鏈

原創 日經中文網

大金工業將在2023年度內構建非常時期缺少中國產零部件時也能生產空調的供應鏈。 除了在日本國內自產與節能等核心功能相關的零部件外,還將要求供應商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產。 中國防疫對策的封城及中美對立而存在供應中斷風險、地緣政治風險,減少對中國依賴度的動向在日本製造業擴大。

此前日本企業一直將生產基地和零部件採購地集中在成本競爭力較高的中國。 日本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20年日本對華進口額為17萬億日元,佔總體的26%。 尤其是家電產品和汽車零部件,日本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很高。 大金也從2010年代中期開始集中在中國採購零部件。 按金額計算,2020年大金的中國採購比例上升到了35%。

大金工業在日本滋賀縣的工廠

雖然大金2021年將中國採購比例降低到了20%,但進入今年以後,受上海封城的影響,出現了部分產品產量減少的情況。 大金認為需要在正常時期維持從中國採購零部件的體制,同時還要建立非常時期從其他地區採購的體制。

大金將特殊閥門等空調專用零部件定位於「風險零件」,將把體制調整為原則上除中國外還可從日本及東南亞等多個基地採購。 要求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擁有工廠的供應商生產這些零件。 對於僅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的供應商,將要求對方新設工廠等,以便能夠在其他國家製造。

與節能等空調核心功能相關的零部件將由大金自產。 上海封城后,大金開始在日本滋賀縣的基地自產印刷基板,最近也開始在馬來西亞生產這種零部件。 大金還將在馬達方面建立在中國以外的多個基地進行自產的體制。

在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性晶元短缺的情況下,大金對分佈在各國的生產基地實現資訊共用並開發替代產品等,在零部件採購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將充分發揮這一經驗,建立即使沒有中國零部件也能生產空調的體制。 估計採購成本會有所增加,考慮通過提高生產效率等加以彌補。

由於新冠疫情等,日本企業意識到把基地集中到中國的風險,開始推進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帝國數據銀行的數字顯示,截至2022年6月,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為12706家,與2020年的調查相比減少940家,為過去10年的最低。

在汽車領域,馬自達正探討降低對經由中國採購的零部件的依存度。 上海等城市由於封城措施而被迫大幅減產,部分零部件正要求供應商在日本等中國以外的地方生產。

由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及對台海的擔憂不斷加劇,日本企業在業務運營方面不得不考慮地緣政治風險。 愛麗思歐雅瑪9月份開始把在中國工廠生產的50種塑膠製品轉移到日本國內生產。 目的是應對運輸費用高漲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

熟悉企業供應鏈的早稻田大學教授藤本隆宏指出:「企業在平時比較注重供應鏈的競爭力,但在有事時,需要靈活切換到替代生產等優先考慮可持續性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日經中文網 https://cn.nikkei.com